框架

image-20230820163441079

Spring

单例bean线程安全问题

线程安全是指在多线程环境下,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操作不会引起不确定的结果或产生不一致的状态。

Spring框架中的bean是单例的吗?

@Service
@Scope("singleton")
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{

}

singleton : bean在每个Spring IOC容器中只有一个实例。 prototype:一个bean的定义可以有多个实例。

不是线程安全的

image-20230820163824239

Spring bean并没有可变的状态(比如Service类和DAO类),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Spring的单例bean是线程安全的。

总结

Spring框架中的单例bean是线程安全的吗?

不是线程安全的 Spring框架中有一个@Scope注解,默认的值就是singleton,单例的。 因为一般在spring的bean的中都是注入无状态的对象,没有线程安全问题,如果在bean中定义了可修改的成员变量,是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的,可以使用多例或者加锁来解决

AOP

AOP称为面向切面编程,用于将那些与业务无关,但却对多个对象产生影响的公共行为和逻辑,抽取并封装为一个可重用的模块,这个模块被命名为“切面”(Aspect),减少系统中的重复代码,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度,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。

常见的AOP使用场景:

  • 记录操作日志

  • 缓存处理

  • Spring中内置的事务处理

记录操作日志思路

image-20230820165346863

获取请求的用户名、请求方式、访问地址、模块名称、登录ip、操作时间,记录到数据库的日志表中

image-20230820165410255

环绕通知

@Around("pointcut()")
public Object around(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) {
        //获取用户名
    //获取请求方式
    //获取访问结果
    //获取模块名称
    //登录IP
       //操作时间
    
    //保存到数据库(操作日志)
    return null;
}

Spring中的事务是如何实现的

Spring支持编程式事务管理和声明式事务管理两种方式。

  • 编程式事务控制:需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来进行实现,对业务代码有侵入性,项目中很少使用
  • 声明式事务管理:声明式事务管理建立在AOP之上的。其本质是通过AOP功能,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,将事务处理的功能编织到拦截的方法中,也就是在目标方法开始之前加入一个事务,在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情况提交或者回滚事务。
image-20230820165907976

总结

  1. 什么是AOP 面向切面编程,用于将那些与业务无关,但却对多个对象产生影响的公共行为和逻辑,抽取公共模块复用,降低耦合
  2. 你们项目中有没有使用到AOP 记录操作日志,缓存,spring实现的事务 核心是:使用aop中的环绕通知+切点表达式(找到要记录日志的方法),通过环绕通知的参数获取请求方法的参数(类、方法、注解、请求方式等),获取到这些参数以后,保存到数据库
  3. Spring中的事务是如何实现的 其本质是通过AOP功能,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,在执行方法之前开启事务,在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情况提交或者回滚事务。

以下是使用Markdown表格格式输出Spring AOP常用注解:

注解描述
@Aspect将一个类标记为切面类,通常与其他注解一起使用。
@Before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前执行通知。
@After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后(无论是否发生异常)执行通知。
@AfterReturning在目标方法成功返回结果后执行通知。
@AfterThrowing在目标方法抛出异常后执行通知。
@Around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都执行通知,可以控制目标方法的执行。
@Pointcut定义切入点表达式,用于匹配需要被织入的目标方法。
@DeclareParents引入增强,为目标类引入新的接口和实现。
@Order定义切面的优先级,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。

您可以将上述Markdown表格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中进行展示和使用。

Spring事务失效

Spring中事务失效的场景有哪些

  • 异常捕获处理
  • 抛出检查异常
  • 非public方法

情况一:异常捕获处理

@Transactional
public void update(Integer from, Integer to, Double money) {
    try {
       //转账的用户不能为空
       Account from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from);
        //判断用户的钱是否够转账
       if 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 >= 0) {
            fromAccount.setMoney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);
    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fromAccount);
            
       //异常
       
       try {
           int a = 1/0;
       } catch (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   //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e);
       }
       //被转账的用户
       Account to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to);
            toAccount.setMoney(toAccount.getMoney() + money);
    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toAccount);
        }
    } catch (Exception e) {
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}
}

**原因:**事务通知只有捉到了目标抛出的异常,才能进行后续的回滚处理,如果目标自己处理掉异常,事务通知无法知悉 **解决:**在catch块添加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e)抛出

情况二:抛出检查异常

@Transactional
public void update(Integer from, Integer to, Double money)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{
       //转账的用户不能为空
    Account from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from);
       //判断用户的钱是否够转账
    if 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 >= 0) {
        fromAccount.setMoney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);
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fromAccount);
        //读取文件
    new FileInputStream("dddd");
        //被转账的用户
     Account to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to);
        toAccount.setMoney(toAccount.getMoney() + money);
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toAccount);
    }
}

**原因:**Spring 默认只会回滚非检查异常 **解决:**配置rollbackFor属性

@Transactional(rollbackFor=Exception.class)

情况三:非public方法导致的事务失效

@Transactional(rollbackFor = Exception.class)
void update(Integer from, Integer to, Double money)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{
        //转账的用户不能为空
    Account from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from);
       //判断用户的钱是否够转账
    if 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 >= 0) {
        fromAccount.setMoney(fromAccount.getMoney() - money);
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fromAccount);

        //读取文件
    new FileInputStream("dddd");

        //被转账的用户
    Account toAccount = accountDao.selectById(to);
        toAccount.setMoney(toAccount.getMoney() + money);
        accountDao.updateById(toAccount);
    }
}

**原因:**Spring 为方法创建代理、添加事务通知、前提条件都是该方法是 public 的 **解决:**改为 public 方法

总结

Spring中事务失效的场景有哪些 ①异常捕获处理,自己处理了异常,没有抛出,解决:手动抛出 ②抛出检查异常,配置rollbackFor属性为Exception ③非public方法导致的事务失效,改为public

bean的生命周期

BeanDefinition

Spring容器在进行实例化时,会将xml配置的的信息封装成一个BeanDefinition对象,Spring根据BeanDefinition来创建Bean对象,里面有很多的属性用来描述Bean

<bean id="userDao" class="com.itheima.dao.impl.UserDaoImpl" lazy-init="true"/>
<bean id="userService" class="com.itheima.service.UserServiceImpl" scope="singleton">
    <property name="userDao" ref="userDao"></property>
</bean>
image-20230820213228140
  • beanClassName:bean 的类名
  • initMethodName:初始化方法名称
  • properryValues:bean 的属性值
  • scope:作用域
  • lazyInit:延迟初始化
image-20230820213430320

总结

Spring的bean的生命周期 ①通过BeanDefinition获取bean的定义信息 ②调用构造函数实例化bean ③bean的依赖注入 ④处理Aware接口(BeanNameAware、BeanFactoryAware、ApplicationContextAware) ⑤Bean的后置处理器BeanPostProcessor-前置 ⑥初始化方法(InitializingBean、init-method) ⑦Bean的后置处理器BeanPostProcessor-后置 ⑧销毁bean

image-20230820213520445

Spring循环依赖

image-20230820215726937

在创建A对象的同时需要使用的B对象,在创建B对象的同时需要使用到A对象

image-20230820215746563 image-20230820215837650

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

Spring解决循环依赖是通过三级缓存,对应的三级缓存如下所示:

//单实例对象注册器
public class 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 extends SimpleAliasRegistry implements SingletonBeanRegistry {
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UPPRESSED_EXCEPTIONS_LIMIT = 100;
    private final Map<String, Object> singletonObjects = new ConcurrentHashMap(256);  //一级缓存
    private final Map<String, ObjectFactory<?>> singletonFactories = new HashMap(16); //二级缓存
    private final Map<String, Object> earlySingletonObjects = new ConcurrentHashMap(16); // 三级缓存
}
缓存名称源码名称作用
一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单例池,缓存已经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周期,已经初始化完成的bean对象
二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缓存早期的bean对象(生命周期还没走完)
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缓存的是ObjectFactory,表示对象工厂,用来创建某个对象的

一级缓存作用:限制bean在beanFactory中只存一份,即实现singleton scope,解决不了循环依赖

image-20230820220102490

如果要想打破循环依赖, 就需要一个中间人的参与, 这个中间人就是二级缓存。

image-20230820220130178 image-20230820220147848

@Lazy

构造方法出现了循环依赖怎么解决?
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A {

    // B成员变量
  private B b;

    public A(B b)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的构造方法执行了...");
        this.b = b ;
    }
}
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B {

    // A成员变量
  private A a;

    public B(A a)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B的构造方法执行了...");
        this.a = a ;
    }
}

报错信息:image-20230820220239864

解决:

public A(@Lazy B b)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的构造方法执行了...");
    this.b = b ;
}

总结

  1. Spring中的循环引用

l循环依赖:循环依赖其实就是循环引用,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bean互相持有对方,最终形成闭环。比如A依赖于B,B依赖于A

l循环依赖在spring中是允许存在,spring框架依据三级缓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循环依赖

①一级缓存:单例池,缓存已经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周期,已经初始化完成的bean对象

②二级缓存:缓存早期的bean对象(生命周期还没走完)

③三级缓存:缓存的是ObjectFactory,表示对象工厂,用来创建某个对象的

image-20230820220411730
  1. 构造方法出现了循环依赖怎么解决?

A依赖于B,B依赖于A,注入的方式是构造函数

原因:由于bean的生命周期中构造函数是第一个执行的,spring框架并不能解决构造函数的的依赖注入

解决方案:使用@Lazy进行懒加载,什么时候需要对象再进行bean对象的创建

public A(@Lazy B b){
    System.out.println("A的构造方法执行了...");
    this.b = b ;
}
  1. Springboot设置允许循环依赖
spring.main.allow-circular-references=true

SpringMVC

SpringMVC的执行流程

Springmvc的执行流程是这个框架最核心的内容

视图阶段(老旧JSP等) 前后端分离阶段(接口开发,异步)

视图阶段(JSP)

image-20230821144312119

前后端分离阶段(接口开发,异步请求)

image-20230821144425215

总结

  1. 版本1:视图版本,jsp

①用户发送出请求到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

②DispatcherServlet收到请求调用HandlerMapping(处理器映射器)

③HandlerMapping找到具体的处理器,生成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(如果有),再一起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。

④DispatcherServlet调用HandlerAdapter(处理器适配器)

⑤HandlerAdapter经过适配调用具体的处理器(Handler/Controller)

⑥Controller执行完成返回ModelAndView对象

⑦HandlerAdapter将Controller执行结果ModelAndView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

⑧DispatcherServlet将ModelAndView传给ViewReslover(视图解析器)

⑨ViewReslover解析后返回具体View(视图)

⑩DispatcherServlet根据View进行渲染视图(即将模型数据填充至视图中)

⑪DispatcherServlet响应用户

  1. (版本2:前后端开发,接口开发)

①用户发送出请求到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

②DispatcherServlet收到请求调用HandlerMapping(处理器映射器)

③HandlerMapping找到具体的处理器,生成处理器对象及处理器拦截器(如果有),再一起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。

④DispatcherServlet调用HandlerAdapter(处理器适配器)

⑤HandlerAdapter经过适配调用具体的处理器(Handler/Controller)

⑥方法上添加了@ResponseBody

⑦通过HttpMessageConverter来返回结果转换为JSON并响应

SpringBoot

自动配置原理

Springboot中最高频的一道面试题,也是框架最核心的思想

@SpringBootApplication
public class UserApplication {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SpringApplication.run(UserApplication.class,args);
    }
}

SpringBootApplication对应

image-20230821150156447
  • @SpringBootConfiguration:该注解与 @Configuration 注解作用相同,用来声明当前也是一个配置类。

  • @ComponentScan:组件扫描,默认扫描当前引导类所在包及其子包。

  • @EnableAutoConfiguration:SpringBoot实现自动化配置的核心注解。

image-20230821150510752 image-20230821150537596

总结

Springboot自动配置原理

1, 在Spring Boot项目中的引导类上有一个注解@SpringBootApplication,这个注解是对三个注解进行了封装,分别是:

@SpringBootConfiguration @EnableAutoConfiguration @ComponentScan

2, 其中@EnableAutoConfiguration是实现自动化配置的核心注解。 该注解通过@Import注解导入对应的配置选择器。 内部就是读取了该项目和该项目引用的Jar包的的classpath路径下META-INF/spring.factories文件中的所配置的类的全类名。 在这些配置类中所定义的Bean会根据条件注解所指定的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将其导入到Spring容器中。

3, 条件判断会有像@ConditionalOnClass这样的注解,判断是否有对应的class文件,如果有则加载该类,把这个配置类的所有的Bean放入spring容器中使用。

Spring框架常用注解

  1. Spring 的常见注解有哪些?
注解说明
@Component、@Controller、@Service、@Repository使用在类上用于实例化Bean
@Autowired使用在字段上用于根据类型依赖注入
@Qualifier结合@Autowired一起使用用于根据名称进行依赖注入
@Scope标注Bean的作用范围
@Configuration指定当前类是一个 Spring 配置类,当创建容器时会从该类上加载注解
@ComponentScan用于指定 Spring 在初始化容器时要扫描的包
@Bean使用在方法上,标注将该方法的返回值存储到Spring容器中
@Import使用@Import导入的类会被Spring加载到IOC容器中
@Aspect、@Before、@After、@Around、@Pointcut用于切面编程(AOP)
  1. SpringMVC常见的注解有哪些?
注解说明
@RequestMapping用于映射请求路径,可以定义在类上和方法上。用于类上,则表示类中的所有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
@RequestBody注解实现接收http请求的json数据,将json转换为java对象
@RequestParam指定请求参数的名称
@PathVariable从请求路径下中获取请求参数(/user/{id}),传递给方法的形式参数
@ResponseBody注解实现将controller方法返回对象转化为json对象响应给客户端
@RequestHeader获取指定的请求头数据
@RestController@Controller + @ResponseBody
  1. Springboot常见注解有哪些?
注解说明
@SpringBootConfiguration组合了- @Configuration注解,实现配置文件的功能
@EnableAutoConfiguration打开自动配置的功能,也可以关闭某个自动配置的选
@ComponentScanSpring组件扫描

MyBatis

MyBatis执行流程

mybatis-config.xml

image-20230821153110070 image-20230821153208858

statement

image-20230821153240243 image-20230821153326460

总结

MyBatis执行流程 ①读取MyBatis配置文件:mybatis-config.xml加载运行环境和映射文件 ②构造会话工厂SqlSessionFactory ③会话工厂创建SqlSession对象(包含了执行SQL语句的所有方法) ④操作数据库的接口,Executor执行器,同时负责查询缓存的维护 ⑤Executor接口的执行方法中有一个MappedStatement类型的参数,封装了映射信息 ⑥输入参数映射 ⑦输出结果映射

MyBatis延迟加载

Mybatis支持延迟记载,但默认没有开启

什么叫做延迟加载?

image-20230821155415440

查询用户的时候,把用户所属的订单数据也查询出来,这个是立即加载

查询用户的时候,暂时不查询订单数据,当需要订单的时候,再查询订单,这个就是延迟加载

局部配置

image-20230821155523267

mybatis-config.xml 全局延迟加载

image-20230821155708266

延迟加载的原理

  1. 使用CGLIB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

  2. 当调用目标方法user.getOrderList()时,进入拦截器invoke方法,发现user.getOrderList()是null值,执行sql查询order列表

  3. 把order查询上来,然后调用user.setOrderList(List orderList) ,接着完成user.getOrderList()方法的调用

image-20230821155820658

总结

  1. Mybatis是否支持延迟加载?
  • 延迟加载的意思是:就是在需要用到数据时才进行加载,不需要用到数据时就不加载数据。

  • Mybatis支持一对一关联对象和一对多关联集合对象的延迟加载

  • 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,可以配置是否启用延迟加载lazyLoadingEnabled=true|false,默认是关闭的

  1. 延迟加载的底层原理知道吗?
  1. 使用CGLIB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
  2. 当调用目标方法时,进入拦截器invoke方法,发现目标方法是null值,执行sql查询
  3. 获取数据以后,调用set方法设置属性值,再继续查询目标方法,就有值了

MyBatis一二级缓存

本地缓存,基于PerpetualCache,本质是一个HashMap 一级缓存:作用域是session(sql session)级别 二级缓存:作用域是namespace和mapper的作用域,不依赖于session

一级缓存

一级缓存: 基于 PerpetualCache 的 HashMap 本地缓存,其存储作用域为 Session,当Session进行flush或close之后,该Session中的所有Cache就将清空,默认打开一级缓存

//1. 加载mybatis的核心配置文件按,获取SqlSessionFactory
String resource = "mybatis-config.xml";
InputStream inputStream = Resources.getResourceAsStream(resource);
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=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().build(inputStream);
//2. 获取SqlSession对象,用它来执行sql
SqlSession sqlSession = sqlSessionFactory.openSession();
//3. 执行sql
//3.1 获取UserMapper接口的代理对象
UserMapper userMapper1 = sqlSession.getMapper(UserMapper.class);
UserMapper userMapper2 = sqlSession.getMapper(UserMapper.class);

User user = userMapper1.selectById(6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);

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--------------");
User user1 = userMapper2.selectById(6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1);

以上两次查询只会执行一次sql查询

二级缓存

二级缓存是基于namespace和mapper的作用域起作用的,不是依赖于SQL session,默认也是采用 PerpetualCache,HashMap 存储

二级缓存默认是关闭的

开启方式,两步:

1,全局配置文件

<settings>
    <setting name="cacheEnabled" value="true"/>
</settings>

2,映射文件

使用标签让当前mapper生效二级缓存

//2. 获取SqlSession对象,用它来执行sql
SqlSession sqlSession1 = sqlSessionFactory.openSession();

//3. 执行sql
//3.1 获取UserMapper接口的代理对象
UserMapper userMapper1 = sqlSession1.getMapper(UserMapper.class);

User user1 = userMapper1.selectById(6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1);
sqlSession1.close();

SqlSession sqlSession2 = sqlSessionFactory.openSession();

System.out.println("---------------------");
UserMapper userMapper2 = sqlSession2.getMapper(UserMapper.class);
User user2 = userMapper2.selectById(6);
System.out.println(user2);

//4.关闭资源
sqlSession2.close();

没开启二级缓存前会执行两次sql,因为创建了两个SqlSession,一级缓存只能缓存单个SqlSession的

注意事项:

1,对于缓存数据更新机制,当某一个作用域(一级缓存 Session/二级缓存Namespaces)的进行了新增、修改、删除操作后,默认该作用域下所有 select 中的缓存将被 clear

2,二级缓存需要缓存的数据实现Serializable接口

3,只有会话提交或者关闭以后,一级缓存中的数据才会转移到二级缓存中

总结

  1. Mybatis的一级、二级缓存用过吗?
  • 一级缓存: 基于 PerpetualCache 的 HashMap 本地缓存,其存储作用域为 Session,当Session进行flush或close之后,该Session中的所有Cache就将清空,默认打开一级缓存

  • 二级缓存是基于namespace和mapper的作用域起作用的,不是依赖于SQL session,默认也是采用 PerpetualCache,HashMap 存储。需要单独开启,一个是核心配置,一个是mapper映射文件

  1. Mybatis的二级缓存什么时候会清理缓存中的数据

当某一个作用域(一级缓存 Session/二级缓存 Namespaces)的进行了新增、修改、删除操作后,默认该作用域下所有 select 中的缓存将被 clear。

文章作者: Administrator
版权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欲念
Java八股文 框架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